
装修合同必备 7 大要素:少一项都可能出问题,赶紧对照检查

装修合同是业主权益的 “护身符”,但不少人因忽略关键条款陷入纠纷。以下 7 大要素,签合同前必须逐一核对,缺一项都可能埋隐患。

一、明确装修模式与范围
需写清 “全包”“半包” 或 “清包”:全包列清装修公司负责的材料品牌、型号及数量;半包标注业主自购材料品类与交付时间;清包明确施工方负责的工序。避免 “基础装修” 等模糊表述,防止后期增项扯皮。
二、精准标注工期与延期责任
工期需写清 “开工 - 竣工” 具体日期,拒绝 “约 3 个月” 等模糊说法。同时明确责任:装修公司原因(材料延迟、工人短缺)延期,约定赔偿标准(如每日按合同总价 0.5% 赔付);业主原因(自购材料迟到)延期,也要划分责任,避免推诿。

三、详细列明付款方式与节点
按 “预付款 - 进度款 - 尾款” 分阶段约定:预付款不超合同总价 30%;进度款按施工节点支付(如水电完工付 30%、木工完工付 20%);尾款预留 5%-10%,竣工验收合格后 15 日内支付。不接受一次性付全款或进度款超比例,防止施工方消极怠工。
四、明确材料与工艺标准
材料需标注 “品牌、型号、规格、环保等级”;工艺标准写清关键工序要求(如水电改造横平竖直,管线打压测试 30 分钟、压降不超 0.05MPa)。可附材料样品或照片作合同附件,避免装修公司以次充好。

五、约定验收流程与标准
区分 “隐蔽工程验收”(水电、防水等)和 “竣工总验收”,写清验收时间(如隐蔽工程完工后 3 日内)、参与人员(业主、施工方、监理)及标准(参考《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》)。验收不合格需明确整改期限(如 5 日内),避免施工方拖延。
六、明确保修范围与期限
按国家规定标注:防水工程保修 5 年,水电、墙面、地面等基础工程保修 2 年。同时写清保修责任:保修期内出问题,装修公司 48 小时内响应并免费维修;施工质量导致的损坏,维修后重新算保修期。拒绝 “只修不赔”,可约定维修影响居住的补偿方案。

七、补充违约责任条款
除延期责任外,补充其他情形:装修公司擅自换材料,双倍赔偿差价;业主无故拖欠进度款,按日付违约金;单方解除合同,赔偿对方合同总价 10%-20% 违约金。明确争议解决方式(如向工程所在地法院起诉),避免维权无门。
签合同前,务必对照以上要素核查,不确定条款咨询监理或律师,别因 “信任” 省略关键内容,才能最大程度避纠纷。

了解更多资讯,关注装帮帮网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