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小心装修 “刺客”!装修公司的 6 大套路大起底

满心期待地筹备装修,却可能因装修公司的套路,让理想中的家变成 “糟心工程”。从签单到完工,各个环节都可能暗藏玄机。今天就带大家抽丝剥茧,看清装修公司常见的 6 大套路,守护好自己的装修预算与居住品质。
一、报价陷阱:低价钓你上钩,增项掏空钱包
装修公司惯用 “低价引流” 策略,先以低于市场价的报价单吸引业主签单。比如某业主接到的半包报价比市场价低 30%,结果施工时,水电改造突然被告知要按实际米数收费,比预估多出近万元;说好的墙面处理,又以 “基层太差” 为由加收费用。这类套路的核心是利用业主贪便宜心理,前期刻意漏项、模糊收费标准,后期再不断加码,让最终费用远超预期。
总结:看似诱人的低价,往往是增项陷阱的开始,报价单越 “简略”,越要提高警惕。
二、材料猫腻:偷梁换柱,以次充好
材料是装修质量的根基,不良装修公司却在这上面大做文章。合同里写着知名品牌环保板材,实际送来的却是小厂生产的甲醛超标板材;承诺的全铜卫浴五金,到手变成容易生锈的合金材质。有些公司还会用 “缺货”“升级” 等借口,诱导业主更换更贵的材料。曾有业主发现合同约定的进口乳胶漆,施工时被换成国产贴牌货,维权时因证据不足陷入被动。
总结:不明确品牌、型号、等级的材料约定,都是潜在风险,施工时务必亲自验收材料。

三、工期拖延:借口不断,进度停滞
按时交付是基本承诺,但部分装修公司却频繁拖延工期。以 “工人调配不过来”“物流延迟” 等理由,让工程进度一推再推。有的公司甚至将工人优先安排给利润更高的项目,导致业主工地无人施工。某业主原本 3 个月的工期,拖了半年才完工,期间还额外支付了高额租房费用。而当业主催促时,装修公司往往敷衍了事,消耗业主耐心。
总结:工期拖延不仅耽误入住,还可能增加成本,合同中必须明确逾期赔偿条款。
四、宣传骗局:效果图很美,现实很骨感
精美的效果图、“100% 还原设计” 的承诺,是装修公司常用的营销手段。但实际施工中,效果图里的进口家具、定制软装需要业主自费购买;理想的空间布局,因房屋结构无法实现。有业主按照效果图装修,完工后发现实际效果与图中相差甚远,装修公司却以 “效果图仅供参考” 推卸责任。
总结:效果图≠实景,不要轻信口头承诺,合同中需明确设计还原度标准。

五、合同漏洞:条款模糊,责任难究
装修合同是维权的关键,但不良公司会故意设置文字陷阱。合同中对施工工艺、验收标准、违约责任等重要条款描述笼统,比如墙面平整度只写 “符合国家标准”,却不明确具体数值;违约赔偿条款含糊其辞。一旦出现质量问题,装修公司便以合同无明确约定为由拒绝整改。
总结:签订合同前,务必逐条核对关键条款,必要时咨询专业人士。
六、口头承诺:说时好听,兑现难
除了书面合同,装修公司还常用口头承诺获取信任,比如 “赠送全屋家电”“免费保修十年”,但这些承诺往往未写入合同。工程结束后,公司便以各种理由拒不兑现,而业主因缺乏证据难以维权。
总结:任何承诺都要落实到书面,口头约定等于 “无效承诺”。

了解更多装修资讯,关注装帮帮网。







